第(3/3)页 待到许山手持马鞭,指向告示大声质问之际。整个现场,一片哗然! 要知道,悬空寺在民众心中及江湖上有着极高地位。 他的这番话,无异于彻底抹杀了悬空寺僧人,在他们心中的形象。 “我们大人,在问你话呢!” 许山的话落音,见无人应答。王启年,指向那几名官兵,大声质问道。 听到这,为首的校尉,战战兢兢的回答道:“回,回大人的话,此公告乃是由刑部下发,小的们也是奉命行事。” “刑部?我督查司的案子,什么时候轮到刑部下发公示了?” “即便陛下下旨,也轮不到他们。” “春秋笔法,云里雾里的!” “他们想掩盖什么事实?” 锦衣卫之所以在民众、商贾及江湖客心中形象奇差,就是因为舆论导向,由士族牢牢把控着。 像悬空寺,如此恶行累累,他们仅用了‘出了命案’一笔带过! 浑然不提他们的罪行。 这让不知情的民众,在获悉锦衣卫抓捕所谓的高僧后,心中便对其产生了抵触、甚至于厌恶。 在他们狭隘的认知里,督查司之所以针对悬空寺,就变成了公报私仇。 久而久之,锦衣卫的公信力,将受到极大的桎梏。 实际上,现在的京城及各部,无不在刻意打压着镇抚司。 这背后,便是有东林党特意的推波助澜! “王启年!” “到。” “命人重新拟定公示。” “随后张贴在城中大街小巷。” “要把悬空寺一案,原原本本的告知民众。” “有不识字的?特地安排人,留守在那里,每隔一段时间,当众朗读!” “要让南来北往的所有京城人皆知……” “我锦衣卫,办案抓人,乃是有法可依、有律可循!” “绝不是无的放矢的公报私仇。” “是!” 从现代社会身穿至此的许山,自然知道民声及舆论导向的重要性。 只要他还在位一天,就要从细节中,一点点的改变督查司现有的窘迫,打破东林党的舆论壁垒。 水军、键盘侠、公.知、大.V…… 这些跨时代的‘产物’,终将成为他手中,另一把锋利的刀刃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