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8章 告状!-《大唐之最强太子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有一点,李敬玄说的没错,他是个爱财的家伙,但他清楚什么钱该拿,什么钱不该拿!他需要钱,可以跟朕借,但绝不敢贪渎,因为他清楚朕对贪官污吏是什么态度。

    “清官多酷吏,这话一点都不假!不是所有人都像魏征一样,清心寡欲,所以这两成是朕主动赏他的。”

    “朕也知道,你们赵郡李氏没给他送过礼,只不过看到他借机敛财,所以想反戈一击。”

    东汉桓、灵二帝之前,宦官、外戚虽然专权,但有名臣陈蕃等人主持朝政大局,士大夫、豪强等心向朝廷,局势尚未到不可收拾的境地,所以国家虽乱,却百年不亡。但两次党锢之祸后,清正的官员死伤殆尽,宦官、豪强更加为所欲为,残害百姓,因而激起民变,酿成黄巾之乱,使得东汉走向灭亡。

    魏晋以来,国家动荡不安,朝无宁日,你方唱罢我登场,皇权更迭的异常频繁,所以皇权的威视逐渐下降,世家大族借机渔利,趁势做大。

    “朋党”这种东西,说不清道不明,标准很模糊,但却是自古以来朝争的利器。没有一个皇帝喜欢“朋党”的存在,更喜欢官僚们一个萝卜一个坑,安稳的做事,而不是形成一个同气连枝的利益集团,过多地干涉朝政。

    汉灵帝的失败之处,便是过度地打击士大夫,相应的宦官势力会爬升上来,使国家政局失去了平衡。透支东汉的国力,加剧矛盾,促成了后来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。

    李承乾与他们不同,他只是想遏制世家大族的发展,修理那些枝枝蔓蔓,让他们按照朝廷的方式发展。而不是肆意的扩张,或者过多的干涉朝政、国务,肆无忌惮的享受特权,在地方上与民争利。

    赵郡李氏,是赵将武安君李牧、广武君李左车之后。后分为东祖、西祖、南祖三大支系,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,赵郡李氏英才辈出,名盛家风,世言高华 ,为北朝官宦最显赫的士族。

    从北魏的李先、李顺、李孝伯、李安世、李士谦、李灵、李谧、李令仪、李郁等名臣...........,到李孝贞、李子雄,家中的名臣大将,祠堂里都摆不下了吧!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