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1章 兄弟-《大唐之最强太子爷》
第(2/3)页
李承乾笑了笑:“舅舅说的是,朕会注意的。”
“可朕的脾气,诸卿也是了解的,朕是个恨活儿的,不把手头的事处理了,躺下也睡不着。当太子的时候,就落下这毛病了!”
议完了,李承乾还叮嘱了长孙无忌,《永祯律》由他领衔来做,于志宁、张行成、高季辅、柳奭、令狐德棻等人共同辅助,要用最快的时间做出来。
秋收将近,弘文殿也要行文下去,督促各州、县,把控好秋收。大唐大多数的地方,一年就一茬庄稼,百姓的指望都在这呢,不可耽误了。
还有,吴王啊,加封户一千户,四个儿子-李仁、李玮、李琨、李璄全部加封为郡王。吴王佐他多年,总要让他跟魏王的封户一样,才不算是辜负兄弟吧!诸臣都觉得,陛下说的很有道理,而且多年来,吴王一直跟着陛下,鞍前马后,很有功劳。
.........
顺天门前
吴王-李恪,魏王-李泰,蜀王-李愔,晋王-李治,四王的车架同时抵达。
下场之后,兄弟之间自然要互相见礼,他们今天都是奉旨入宫,不为别的,就是因为陛下想他们,想跟他们一起吃顿饭。
蜀王-李愔,晋王-李治包袱最小,他们都是陛下提携才有今天的,与李承乾的关系密切,吃饭也是常事,所以并不害怕。
李恪呢,更是如此了,即便李承乾做了皇帝,他们私下也是兄弟相称,而且李承乾登基后,还把他送到北衙大都督的位置,让他通管北军,吴王的风光一时。
而相比于李恪的得意,李泰就惨多了,李承乾登基前,上皇就削除了他雍州牧-左武候大将军,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,督常、海、润、楚、舒、庐、濠、寿、歙、苏、杭、宣、东睦、南和等十六州军事,夏、胜、北抚、北宁、北开五都督等官职。现在,他的手里,除了一个文学馆,那真是屁都没有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