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大唐建国后,二王三恪制度虽仍存,以商朝、周朝、汉朝为三恪,以北周、隋朝后裔为二王。由于三恪年代久远,已经失去了意义,所以也只剩下二王,毕竟宇文家和杨家,还是有后人的。 杨庆和他的两个儿子都死了,那目前在朝的隋朝后裔,便只能剩下杨政道,所以这二王的礼遇,便要落到他的头上。皇帝交到了,隋失天下自有其罪,封王是不可以的,但封公是应有之意。所以,陛下决定封杨政道为隋国公,检校黄门侍郎,以示二王之礼。当然,他这个黄门侍郎是虚衔,俸禄照发,但不必承担黄门侍郎的责任!李承乾就是奉旨,跟他谈谈,通通风,仅此而已! 但杨政道听到这话后,扑通一下就跪了下去,流着眼泪对李承乾说:“殿下,请殿下帮臣回复陛下,臣不愿意做隋国公!” 哎,这李承乾就不明白了,给他二王之礼,这就相当于一枚免死金牌,只要他不是犯了谋反之罪,没人能把怎么样,而且这个爵位还可以世袭罔替下去,这对他,对他子孙,可都是好事情,为什么不答应呢? 杨政道叹了口气:“殿下,臣这一生就是被这个出身给毁了!臣小时候颠沛流离,受尽屈辱,就是因为姓杨。” “稍微懂事了,臣每天想的,就是怎么活下来,怎么哄颉利那个暴君高兴,因为臣知道他随时可能杀了臣。” 回到中原后,他才过上安稳的日子,虽然改朝换代了,但陛下对他还是不错的,没有防着他,更没有限制他的自由,让他可以呼吸到自由的空气。 对杨政道来说,姓杨是一种负担,他从没有想过去继承什么隋朝的遗志,不想靠着二王三恪的礼仪,享受什么非凡的荣宠,他只想安安稳稳的过完自己的一生,仅此而已。 “殿下,你是嫡长子,一出生便是秦王世子,身份尊贵,又有双亲疼爱,所以您的一生注定是坐在太极殿君临天下的!” “可臣呢?臣的母亲不过是个小小的宫娥,我的父亲甚至连她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。萧后,我的祖母,甚至因为母亲的出身,在她生下我后,便给了她一万毒药,连她请求看我一眼的机会都没给。这样的杨家,值得臣为他们去守着二王之礼,年节祭祀吗?” 杨政道知道,出身是改变不了的,他也没想改变什么,他只是想好好的在大唐,过完自己的一生,像那些投降大唐的部落族长一样,沐浴大唐的盛世,在大唐的羽翼下活着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