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7章 论!-《大唐之最强太子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怕什么,他们靠着两篇好文章,吃了朝廷三十年的闲饭,难道这三十年的恩赐,不足让他们以死报效吗?”

    李承乾的态度很明确,且不容质疑,戍边屯田三年,三年之后,他们要还活着,便可以回到长安,继续做他们的京官。要是撑不住,那就埋在漠北的黄沙中吧!

    不知所谓,拨这么大笔钱,提高全军的待遇,那是李承乾这个太子说了就能算的。开玩笑!他们也不用脑子想一想,这种事,只有陛下的圣意才能做到,人云亦云,不知所谓,既然这么愚蠢,他们就该为愚蠢付出代价!没什么可值得同情的!

    备战征伐高句丽的事,已经是不可回旋之事了,任何人都改变不了。但李承乾要加一条,要形成细文,发到各折冲都尉府,家中独子者,不准加入征行军。

    .........

    处理这事,李承乾交代了两句,让马周、上官仪主持批阅奏疏,他和李恪则是换上了便服出了宫。目的地,则是宁夫人的酒肆。

    靠街的包间,听到窗外熙熙攘攘的人声,滚烫的暖器,温好的小酒,兄弟俩小酌几杯,很是惬意。

    生于皇室,身不由己,皇室之中的骨肉亲情都是非常淡漠的,就连亲兄弟之间都可能互相残杀,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,死的人太多了。即使你想过平凡的生活,可是命运却不想放过你。

    但李承乾与李恪,却因为比别人看的开,看的远,所以兄弟握手言和,才有今日携手共进退,无往而不利的景象。李承乾也真是没亏待李恪硬生生的是把一个亲王,送到司空,开府仪同三司的位置上。要知道同样官爵的长孙无忌,可是用办生才走到这个位置的。

    记得贞观十一年,他投效东宫前,皇帝与他说过一段话,他说:父与子虽然是最亲近的,但是如果儿子有罪,国家的法度也是不能以徇私的。汉武帝已经确立汉昭帝,燕王刘旦不服气,私下图谋不法的事情,霍光凭借诏书就可以将他诛杀。你身为人臣,不可以不以之为诫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