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1章 安排!-《大唐之最强太子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马周见事敏速,性甚贞正,论量人物,直道而言,朕比任使,多能称意。

    褚遂良学问稍长,怀亦坚正,每写忠诚,亲附于朕,譬如飞鸟依人,人自怜之。刘洎性最坚贞,有利益,铁骨铮铮。

    至于房玄龄、李靖、高士廉年岁过大,将来李承乾做了皇帝,他们怕是已经不在了!但有这些人辅佐朝政,想来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父皇,儿臣怎么觉得,您在交待后事呢?”

    李世民眉毛一挑,罩着李承乾的后脑勺就来了一下:“胡咧咧一天!”

    而军队呢,李勣、侯君集、李道宗、谢映登、苏定方,程知节,有他们六个在朝,李世民没什么不放心的。至于其他的将校,那就是看李承乾自己的用了。而且,李世民也知道,这家伙在用兵方面,很有自己的主意,高昌之战就是典例。怎么用兵,用将,他心里有数,李世民倒是不用太上心。

    “高明,你要给朕记住一点,想要国家传承有序,江山万年一统,法定的传承,皇权的平稳过度,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
    “朕开了一个不好的头,但朕希望,从你开始,国家的传承,能井然有序起来。”

    李象呢,是庶出,按照礼法来说,他缺了一个嫡,将来的东宫,不该他来坐。

    但李承乾说的也有道理,国有长君,社稷之福。李象是最年长的皇孙,而且人也聪明,毅力也不错,培养培养是个守成之君的材料。

    “父皇,您就不指望,儿臣做个守成之君?”

    “你?错翻眼皮吧!打你小子揍得建成、元吉家的孩子哭爹喊娘的,朕就知道你不是好相与的。”

    长孙无忌那话怎么说的,儿孙自有儿孙福,李承乾啊,是块自磨的美玉,不需要人刻意去雕琢,他自己就能成材。

    前几年呢,李世民还不服气,总觉得长孙无忌是偏爱他的外甥,所以挖空心思给李承乾找老师,想着按照他的想法培养储君。

    可这些年过来,再回头看看,长孙无忌说的是对的。老五,他派了薛大鼎,权万纪过去,都是百里挑一的好老师,可把他教成什么样了呢!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