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3章 瓷器-《大唐之最强太子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遂安夫人,给李承乾介绍目前最成熟的青瓷、白瓷。青瓷,造型端庄,器壁减薄,色泽青绿,瓷胎细密,胎洁釉均,圈足纤细,釉层十分滋润,但是不透明,颇有玉质感。上面有刻花、划花、堆贴、镂空器。纹饰方面多为花鸟、水草和人物纹,线条流畅而生动,最受文人墨客的喜欢。

    白瓷呢,胎坚釉洁,滋润莹白,造型规整,内施满釉,纹饰方面,比较推崇光素,以展现釉质之美。

    当然,她听说南边的海上贸易,出口的多是黑瓷,这种瓷器之所以畅销,是因为它的价格足够低廉,利润足够大。

    但一旦我朝将工艺、造型更优的青瓷、白瓷加入其中,必然能抢占更大的份额,获得更多的销量,如此就算卖的与黑瓷一样的价格,利润也是很可观的。

    先期的瓷器,将现存各地的瓷器,集中在一起便足够应对贸易量并不大的现状。等销路开了,各地的工坊也会增加人手、扩大产量,是绝不可能给太子拖后腿的。

    李承乾点了点头,海上贸易的清单,他让户部的人拉了一份,像丁香、肉豆蔻、白檀、沉香木、乌木、肉桂、玳瑁、琥珀、宝石、锡、铅、铜、黄金、白银、铁、棉花、粮食等等等等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,有的是大唐没有,有的则是需要储存,反正不管怎么样,都要在海上贸易中大量获取。而贸易最关键的,还是产品的质量,只有你的东西更好,才能换回更多的大唐需要的东西。所以,遂安夫人一定要把好质量关,确保贸易的瓷器没有瑕疵。

    至于海运,风浪大,未知的情况太多,瓷器又是易碎的东西,所以包装的问题上,一定要上心。要全部用木箱子装,多多的放稻草,确保瓷器不碎。

    “其他的货物,孤已经下令,向余杭运了。你的瓷器,也可以起运了。具体的问题,户有户部的人与你接洽。”

    .........

    离开工坊,上了马车的李承乾,靠着垫子,拄着头,眼皮是直打架,也不知道怎么了,竟然就困了。

    赵节看太子,也是将披风解下来,给太子盖在了身上。

    “殿下,臣是不是动作大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