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7章 举贤-《大唐之最强太子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隋朝大将-刘方!”

    仁寿二年,交趾俚人首领李佛子叛乱。占据越王故城,并派其侄子据龙编城,别帅李普鼎据乌延城。左仆射杨素知刘方有将帅之才,推荐刘方为帅,隋文帝从其谏,诏命刘方为交州道行军总管,率二十营隋军前去平叛。

    大业元年,隋炀帝委任刘方为驩州道行军总管,以尚书右丞李纲为行军司马,经略林邑。林邑国王梵志放弃国都逃入海岛,刘方入国都,俘获其庙主1十八人,刻石纪功然后班师还朝。

    杨素素来与李纲不睦,战前还告诉刘方,想办法在战时弄点事故,让他死在林邑。而刘方呢,表面上秉承杨素之意,不断屈辱李纲,几乎害死他。暗地里却是与之把话挑明了,而且还派专人保护他,因为他实在是敬佩李纲的刚直。

    李世民淡淡一笑:“李文纪是你的老师,你自然是知道那段故事的!”

    “是啊,放眼隋唐两朝武将,最熟悉那里的就是刘方了!可惜,他死了!”

    不不不,李承乾当然不会指着一个死人为大唐做什么。

    当年,李纲给他讲这个故事的时候,还提到一个人,那就是刘方之子-刘通仁。此人曾作为刘方的前部司马,从平林邑、交趾,战功颇多。

    “朕知道,后来杨广还让他袭了爵!好像是死在江都之乱了吧,那之后再没听说过这个人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摇了摇头:“许敬宗那种人都能活下来,刘通仁那样的智勇悍将,又怎么回陨没呢!”

    李纲老年时,常去长安城西的清虚观,有几次还带着李承乾去过。清虚观的观主-了然道人,常以师待之。

    “李文纪是大儒,朕尚且敬着,一个道人何敢无礼!”

    话说一半,李世民便顿了一下:“你是说,那个了然道人,便是刘通仁?”

    李承乾笑了笑:“当然!”

    在历史上,能在西南那么复杂的地方,有作为的人可不多。掰起手指算算,诸葛亮、马援,再往下便只是刘方了。

    这个刘通仁十几岁就跟着他爹打仗,又在前部做司马,对那里的山川地理,风俗习惯想来是烂熟于胸了,用他去对付六诏,要比朝廷动用几万大军还管用。

    “你过去怎么不说?”
    第(2/3)页